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63.他们进一步说,他们能分辨出那些赤身露体的人有没有婚姻关系。他们展示了他们如何从这些人对婚姻的属灵概念分辨出这一点。这种概念被传给我,大意是:内层的相似性通过良善与真理,因而通过爱与信的联结形成。这种联结的流注向下流入产生婚姻之爱的身体。因为心智的一切事物都以某种属世形像呈现在身体中;当两个人内心彼此相爱,并出于这爱渴望所愿所想和对方一样,以致他们的心智内层能同在并联结起来时,这便是婚姻之爱的形像。其心智的属灵情感就这样变成身体里的属世情感,并给自己披上婚姻之爱的感觉。其心智的属灵情感是对良善与真理及其结合的情感,因为心智或思维和意愿的一切事物都与真理并良善有关。他们还说,一个男人和数个妻子之间不可能有婚姻关系,因为发生在人们心智中的良善与真理的婚姻只在两个配偶之间才有可能。
548.我有几次与刚从世上来的灵人谈论永生的状态,告诉他们,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是知道谁是那个国度的主人,它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形式是什么样;就像世人去往另一个国家时,都希望提前了解国王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政府是何性质,以及关于这个国家的其它信息。可以进入的喜乐,不管他们生活如何,甚至连那些对邻舍心怀仇恨,在通奸中度过一生的人也可以。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天堂乃是相互和贞洁的爱,而天堂的喜乐则是由此产生的幸福。
那么在这个他们将要生活到永远的国度,不更应该这样做吗?我告诉他们,唯独主既统治天堂,也统治整个宇宙,因为统治这一个的,也必统治那一个;而且他们现在所在的国是主的国,它的律法就是永恒的真理,所有真理都基于这一伟大律法:人要爱主高于一切,且爱邻如己。事实上,不仅如此,他们若想变得像天使,必须爱邻胜己。
听到这些话,他们无言以对,因为活在肉身时,他们听过类似的话,却不相信。尽管他们听说要爱邻如己,但他们惊讶地发现,天堂竟真的存在这种爱,并且谁都有可能爱邻胜己。然而,他们被告知,在来世,一切良善都会无限增长,而肉体中的生命是这样,他们无法越过爱邻如己这个点,因为他们专注于肉体事物。不过,一旦肉体事物被除去,爱就会变得更纯粹,最终似天使一般。这就是爱邻胜己。
这种爱的可能性从某些人的婚姻之爱明显看出来,他们宁愿死也不愿让配偶受伤害;还可从父母对孩子的爱看出来,母亲宁愿忍受饥饿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挨饿,甚至连鸟类和动物也是这样。这种爱的可能性同样从真正的友谊明显看出来,拥有这种友谊的人会为自己的朋友而甘冒任何风险;甚至从礼貌和伪装的友谊也能看出来,这种友谊为效仿真正的友谊,也会为他们所祝愿的人提供更好的东西,即便不是发自内心,也会口头上表达善意。最后,爱邻胜己的可能性从爱的真实性质明显看出来;爱的喜乐就在于为了爱,而不是为了自己服务他人。但那些爱自己胜过他人的人不会明白这些话,那些活在肉身时贪恋钱财的人,尤其贪婪者也不明白。
7836.“按着灵魂的数目;你们要按各人所吃的饭量来计算羔羊”表按着吸收纯真所需的确切数量以良善之真理来填满良善,由此使得良善足以满足纯真。这从“灵魂的数目”、“各人所吃的饭量”和“羔羊”的含义清楚可知:“灵魂的数目”是指如此多的良善之真理,因为在圣言中,“数目”论及真理,“灵魂”论及属灵良善;、“各人所吃的饭量”是指照着吸收它所需的量,“吃”表示吸收或变成人自己的(参看3168, 3513, 3596, 3832节);“羔羊”是指纯真(7832节)。通过填满良善而使良善足以满足纯真,由“从隔壁邻舍家”取足以满足羔羊的数目来表示,“家”表示良善(参看7833节)。当此处说到“良善之真理”时,所指的是源于良善的真理。因为当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正在重生时,他们通过信之真理被引入仁之良善;不过,一旦他们被引入仁之良善,之后由该良善所生的真理就被称为良善之真理。
但是,没有人知道当如何理解本节所包含的这些事,除非他知道天堂里的社群是如何彼此联结的;因为以色列人照着支派、家族和家庭生活来往的方式就代表了这些社群。至于天堂里的社群,情况是这样:作为一个整体的天堂是一个社群,主将该社群作为一个人来掌管。那里的总体社群和人的肢体、脏腑、器官数量一样多;而具体社群与每个脏腑、肢体、器官的组成部位数量一样多;个体社群则如同构成较大部位的较小部位一样多。情况就是这样,这从人及其肢体、器官、脏腑与大人,就是天堂的对应关系明显看出来,我们在众多章节末尾已经通过经历论述了这种对应关系。由此可见在天堂,社群的区分是何情形。
不过,至于个体的每个社群,情况是这样:它是由在良善方面一致的众多天使组成的;这些良善各种各样,因为每位天使都有其特有的良善;但主将这些各种各样、彼此和谐一致的良善组织成这样一种形式:他们一起呈现为一个良善。这些社群就由以色列人当中的父家来代表。这就是以色列人不仅被划分为各个支派,还被划分为各个家族和家庭的原因。这也是为何当在圣言中,经上以名字提及他们时,也依次提及他们列祖的名字,甚至回到他们所属的支派。例如,经上论到撒母耳的父亲说,他来自以法莲山,“名叫以利加拿”,“是苏弗的玄孙、托户的曾孙、以利户的孙子、耶罗罕的儿子”(撒母耳记上1:1);还论到扫罗的父亲说,他来自便雅悯,“名叫基士,是便雅悯人亚斐亚的玄孙、比歌拉的曾孙、洗罗的孙子、亚别的儿子”(撒母耳记上9:1);以及关于许多其它父亲的类似细节。如此提及是为了叫天堂里的人知道这位父亲所代表的良善种类的具体性质,因为它是从第一种连续衍生而来的。
此外,天堂里的情形是这样:如果一个社群没有如它应该的那样完整,就会从别处,从某个邻近社群取新成员,所取数目刚好使该良善的形式完整起来。数目多寡取决于每个状态及其变化中的需要;因为良善的形式照状态的变化而各异。然而,要进一步知道,在第三层或至内层天堂(它在紧邻属灵天使所在的天堂之上,因为这些天使构成中间或第二层天堂),掌权的是纯真,因为作为完美纯真本身的主直接流入该天堂;但主与纯真间接,也就是经由第三层天堂流入第二层天堂,就是属灵天使所在的地方。
这种流注就是第二层天堂的社群照其良善被组织或排列成秩序所用的手段。因此,纯真的流注带来良善状态的变化,随之带来那里的社群彼此联结的变化。由此可见,当如何理解本节在内义上的内容,即:如果某人的特定类型的良善不足以满足纯真,与最近的真理之良善的联结就要得以实现,好使良善能得以填满,以足以满足纯真;用来填满良善的良善之真理,其数量要恰好满足吸收纯真的需要。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